書名:《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》
作者:奧野宣之
譯者:張秋明
出版社:大田出版
出版地:台北
出版年份:2011
頁數:218
關鍵字:筆記術
序章:透過lifelog將體驗人為資產
>Lifelog=人生/ 生活記錄,將發生在自己周邊,聽到看到的事,盡可能翔實地記錄
>Lifelog最好用紙製筆記本,因為能留存「空氣」(空氣=氣氛,臨場感,感覺)
>一旦立下嚴格的規定,就很難持之以恆
>將不經意消逝的日子變成「確實存在的體驗」,這就是記lifelog的意義
>寫下來的東西,如果没有重新閱讀就毫無意義
>只有自己才能認清自我
>因為日積月累,才能有今日的我。
>不用小心行事,只要以開闊的心情持續記錄lifelog筆記,漸漸就能找到個人風格,適合自己個性的做法
一章:只要記錄行動的意外效果
>索引化:<筆記本號/日期/主題/地點>
例:39/090713/旅行/沖繩
>一邊做事時,忽然想到待會要寫在筆記本上,以及筆記本上累積越來越多的工作成就,內心自然湧現一股充實感
>當瞬間意識到自己就站在這條從過去到今天,並且繼續延續到未來的「人生各階段」線上,自然就能以更寬廣的視野考慮事情
>一旦決定寫上行動與付諸實行,便經常會意識到「自己現在在做什麼」,於是也開始自動進行起自我管理
二章 讓筆記本成為自己的分身
>書寫->剪貼->重讀 [重要的是持之以恆]
三章:如何留存在筆記本上
>透過書寫和重讀,可以讓自己跳脫平日的常軌從旁審視人生,進而重新調適自我
>如果只靠記憶没有書寫下來,也就無法享有「體驗再利用」的好處。
>盡可能寫下「專有名詞」,注意「why」、「how」資訊。
>為了不要囤積行動紀錄,每隔一兩個小時就書寫一次
>「為止」、「起」、「現在」
>推:Polaroid
>照片、包裝、書腰、補書單、標籤、吊牌、明信片、書信……
四章 留存什麼在筆記本上
>建立自己的思想
>因為希望行動記錄寫的都是好事,於是做出好的行動,自然會形成良性循環
>「你所經歷過的事,是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力量都奪不走的」──《夜與霧》
五章 如何持續,重讀,活用
>人在不經意間就會持續地改變。
>自我反省:自己再這樣子下去可以嗎?
>不要寫太過內省的文章。
>盡量多寫些快樂的體驗,使自己能以翻閱雜誌、相簿的心情重讀
>不要跟別人比較,必須接受自己的軟弱與愚笨。即使只有些許的進步,也要誠實為自己感到高興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讀後感:
利用筆記本幫助自己記錄當下,活在當下。
培養一個持之以恆的習慣,製作屬於自己的個人歷史書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